近年來,原料藥行業整體門檻提高,不僅體現在環保投入上,還體現在上游原材料產業布局及下游制劑類產品的聯動上,競爭要素已滲透至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如開展口服制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倒逼原料藥優質低價;制劑企業要占有、布局產業核心制高點,就要求對上游核心原材料進行把控,以應對原材料價格突變和貨源緊缺。
在藥品帶量采購、市場要求優質低價的形勢下,原料藥成為藥品價格競爭的殺手锏,掌控原料藥成為制劑行業競爭目標。
大宗原料藥價格回落
制劑企業向產業鏈上游加速延伸
2017~2018年是某些大宗原料藥的漲價周期。以維生素、有機酸類以及抗生素類原料藥中間體為代表,自2017年上半年開始,大宗原料藥價格陸續上漲,經過半年多的動蕩,2018年下半年價格開始紛紛下挫,甚至回到原點。這主要是因為市場處于飽和,而供方現有或潛在產能大于需求增長。此次漲價周期的主要原因有突發環保事件和安全生產事件,以及上游原材料供貨不暢,并非市場需求所致。
通過此輪大宗產品價格漲跌可以看出,具有市場主導地位的制劑企業開始向上游延伸,特別加強了對關鍵中間體的布局,以形成穩定的供應鏈,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如花園生物進入羊毛脂、膽固醇領域;新和成生產檸檬醛及其下游產品;維生素C企業要確保山梨醇來源等。由此可見,制劑企業向產業鏈更前端布局,將進一步提高原料藥行業的進入門檻。
小品種原料藥包銷
明為壟斷實為制劑競爭的延伸
近年來,原料藥包銷現象時有發生,主要集中在產量不大、雖有一些批準文號但實際正常生產的廠家很少的品種上。相關制劑廠家大小分散,用量不均,為原料藥被包銷提供了客觀條件。但也有個別原料藥,確實是因為生產線停產、搬遷,或化工原材料斷貨,無法正常生產,從而造成市場短缺。這類原料藥不屬于包銷,其價格上漲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些原料藥被包銷,并非原料藥企業的主動行為,而是制劑經銷方的一種競爭手段。特別是針對制劑招投標,包銷方通過控制原料藥供貨方式,迫使競爭對手在制劑招標上讓步。包銷方會向原料藥生產廠支付預付款甚至提價,以保證原料藥的銷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進而使某種原料藥定產定量供應少數制劑企業。對競爭對手而言,只能繼續拉高價格,或被拒絕供貨。通過這種方式,掌握了原料藥供貨渠道的制劑方會在藥品招投標上擁有較大的主動權,而沒有原料藥來源的制劑方則不得不讓出市場。
這種營銷方式也讓制藥行業發生了洗牌,誰掌握了原料藥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動權。原料藥廠家也樂于如此,因為以往采購方會拖欠貨款、壓低價格;而有了穩定的下游用戶,產量和貨款都能得到保障,原料藥企業只需保證供貨和產品質量。
雖然有關部門已出臺原料藥制劑關聯審評相關政策,但現成經驗并不多,真正落地也有待時日。這種包銷方式實際上也為關聯審評埋下了伏筆,原料藥未來或將走上特供、專供道路。
原料藥品種選擇
從價格導向到資源導向
原料藥品種選擇源自市場,哪個品種價格高,其就是市場熱點。對這種市場機會型產品的選擇,需要企業具備很高的市場靈敏度和快速進入通道。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擁有資源性和產業鏈獨占性的產品,將是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的關鍵。
當前,打擊藥品回扣、治理不合規經營、降低藥價、推進優勝劣汰、促進產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是醫藥行業發展的導向。為適應市場形勢,原料藥企業必須在產業鏈布局上凸顯優勢,才能繼續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來源:中國醫藥報 作者:吳惠芳
· | 互聯網醫藥風口搶進 | 3月30日 |
· | 醫藥電商中的“暴發戶” | 2月28日 |
· | 數字醫療人才“內虛” | 2月11日 |
· | 醫藥電商第三方物流欲“插足” | 2月6日 |
· | 藥企積極擁抱網上藥店 | 1月27日 |
· | 未來5年移動醫療價值或達百億 | 1月16日 |
· | 醫藥電商且行且觀望 | 1月12日 |
· | 網售藥品第三方平臺哪家強 | 1月9日 |
· | 好藥師:單體藥店網售促醫藥O2O地域化 | 1月5日 |
· | 醫藥電商發展期 賣藥真能照搬打車模式嗎? | 1月5日 |
· | 醫藥兩大認證大限將至 | 4月13日 |
· | 互聯網醫藥風口搶進 | 3月30日 |
· | 觸網滿足公眾需求 | 3月25日 |
· | 北京:超六成患者選擇“預約就診” | 3月19日 |
· | BAT戰場之醫療篇:跑馬圈地 | 3月19日 |
· | 移動醫療能破解看病難嗎? | 3月17日 |
· | 遠程醫療被指收費偏低 | 3月17日 |
· | 2014年醫療健康為美回報最高行業 | 2月28日 |
· | 諾華日本子公司面臨停擺威脅 | 2月11日 |
· | 2015年亞洲醫療器械市場發展預測 | 2月10日 |
· | 印度的藥價為什么這么低? | 2月9日 |
· | Tuomaz去年從新型傳感器獲利 | 2月6日 |
· | 第一三共制藥蒙陰云 | 1月26日 |
· | 新加坡打造亞洲腫瘤免疫療法中心 | 1月26日 |
· | 醫藥兩大認證大限將至 | 4月13日 |
· | 互聯網醫藥風口搶進 | 3月30日 |
· | 觸網滿足公眾需求 | 3月25日 |
· | 北京:超六成患者選擇“預約就診” | 3月19日 |
· | BAT戰場之醫療篇:跑馬圈地 | 3月19日 |
· | 移動醫療能破解看病難嗎? | 3月17日 |
· | 遠程醫療被指收費偏低 | 3月17日 |
· | 中關村大為國美系布局醫藥籌碼? | 4月13日 |
· | 恒瑞醫藥:進入新藥及仿制藥產品爆發期 | 4月10日 |
· | 臺城制藥4.6億收編競爭對手 | 4月10日 |
· | 北京發布醫院人才培養三大計劃 | 3月19日 |
· | 給移動醫療搭建好國家平臺 | 3月17日 |
· | 創新促銷:細微處見威力 | 3月9日 |
· | 花紅藥業:九成藥品有降價空間 | 3月9日 |
· | 什么是遠程開票? | 6月19日 |
· | 什么是在線采購? | 6月18日 |
· | 什么是對帳系統? | 6月18日 |
· | 遠程開票具體使用步驟 | 6月18日 |
· | 在線采購具體使用步驟 | 6月17日 |
· | 對帳系統具體使用步驟 | 6月17日 |
· | 業務員銷售系統 | 6月17日 |